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7-min.png)
宿迁网讯 (记者 武蕾实 习生 王妍心)在宿迁,有这样一对8岁龙凤胎姐弟,他们不仅容貌相似,爱好也颇为一致。一同爱上书法的他们,在参加由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·第六届江苏省少年儿童现场书画大赛中,凭借扎实的功底和突出的表现,分别荣获儿童组书法类金奖和银奖。
6月24日,记者来到他们学习书法的工作室,见证了姐弟俩提笔挥毫的半日时光,也记录下他们与书法的不解之缘。
首登省赛舞台 分获一金一银
“林夕媛、林昱辰,你们的字写得怎么样了?”“老师,我们写好了。”……走进位于宿迁金鹰四楼的红砚书法,不同年龄层的书法学员正在老师夏红砚的指导下认真地书写,其中已写好一幅作品的龙凤胎姐弟俩林夕媛、林昱辰正等待着老师的检查。“这次写得比上次好多了,看出来用心了。”得到老师的赞赏,姐弟俩并未沾沾自喜,而是仔细听取老师指出的还需加强的地方。
“这两个孩子在书法上的悟性很高,去年参加第六届江苏省少年儿童现场书画大赛,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”夏红砚表示,通过2年的学习,姐弟俩在书法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。记者了解到,2016年7月在南京科技馆举行的第六届江苏省少年儿童现场书画大赛,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现场书画大赛,共有两万多名少年儿童参加。经过初赛选拔出2300名选手于7月29日至30日在南京科技馆分22个场次进行决赛,采取现场比赛、现场展示、现场打分、现场公示、现场颁奖的比赛方式,分为幼儿组、儿童组、少儿组和少年组,评委由江苏书画名家周积寅、朱敏、季伏昆、尚可等担任,使评审更具有权威性。
“他们是第一次参加省级比赛,当时我也陪着他们去了,在外面等候的时候,我都有些紧张,毕竟是现场写字,而且高手如云。”回忆起比赛时的场景,姐弟俩的妈妈李蓓表示,孩子们的表现超乎了自己的想象,临场发挥很稳定,作品也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。
特质不同书体有别 分为一楷一隶
“作为家长,在幼儿时期,我就着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,尤其是选择想要去学习发展的爱好。”李蓓说,孩子对书法的认识,源于幼儿园时期老师的引领。“自上学以来,两个孩子就没有分开过,都在同一个班级。幼儿园时,他们班有一个老师,很擅长书法和国画。在这位老师的引领下,两个孩子对书法产生了兴趣。”
为了杜绝孩子们是三分钟热度,抱着随便学学的心态,李蓓对孩子进行了多轮的“考验”。“首先,就是考验他们的‘真心’。放暑假前,他们和我说要学书法,一个暑假玩过去,如果他们忘记了,就不是真心。没想到,他们一直把学书法这事放在心上,时常叮嘱我,在暑假结束时,我决定为他们报个班。其次,就是和他们定下规矩。我和他们说,既然是自己选择要学习书法,就要坚持下去,不允许半途而废。最后,就是为他们找到合适的兴趣班,按照老师要求,勤加练习。”让李蓓欣慰的是,在夏红砚老师的教导下,孩子们与书法结下了深厚的缘分。
“林夕媛是一个文静温婉的女孩,林昱辰是阳光活泼的小男孩。根据他们不同的特质,在书体学习上,进行了不同的选择。姐姐学的是楷书,弟弟学的是隶书。”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,夏红砚带领着姐弟俩一步步走进书法的魅力世界。“前期笔画、笔法的学习,比较枯燥单调,对孩子和家长的耐心都是一个考验。但可喜的是,两个孩子能和其他学员一起,一步步坚持下来,家长也能够陪伴孩子,爱上这门书写艺术。”夏红砚介绍说,办学3年来,见证了一批批学员在书法学习上产生质的飞跃,学员最小的5岁,还有不少成年人,他们对于书法都有着解不开的热爱。“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,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,走进书法世界,感受书法的无限魅力。”夏红砚期待着说道。